English | 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

白长虹:商学教育创新的五个方向

发布时间: 2021-10-23
浏览次数: 218

 


纪念中国MBA教育30年,关于创新的思考必不可少,理解创新概念是思考的基础。西方学界对概念进行词源学考察是一种传统,好像只有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才能清楚说明这些概念演化的源流。这让人想到曾经热映一时的美国电影《我的盛大希腊婚礼》,主人公的父亲骄傲地向别人说:“随便说个词,我都能告诉你这个词是怎么从希腊文演变过来的。”近年来,学者们对创新一词的考察,也从古拉丁文上溯到了古希腊文。人们发现,不少古希腊学者如色诺芬尼、柏拉图、修昔底德都使用过这一概念,据说创新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加入新的”或“在已有秩序中引入变化”。需要说明,当一批古希腊名著在20世纪80年代被译成中文时,我国学者将这一概念译为“变革”或“翻新”,是很准确的。以《理想国》为例,柏拉图讲到不能让音乐“翻新”时,他对这种行为的轻蔑态度也跃然纸上。实际上,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直到19世纪,人们使用创新一词时没有多少褒扬之意。


自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科技与社会变革之后,创新一词的使用超出了政治和神学的范畴,开始更多地被用于说明科学技术的成果,同时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创新不再被看作是对社会秩序的颠覆,而是对传统规习的改变;创新者也不再被看作离经叛道者,他们可能只是不拘传统、与众不同;重要的是,创新者一词用来指那些机敏、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及其他变革推动者。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也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创新的含义与意义。熊彼特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概念的经济学理论,这个理论至今仍是技术创新领域的主流学说。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概念的使用并没有限于经济和技术领域,也有学者论述过科学创新、社会创新等。在管理学领域,德鲁克曾对创新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他把创新解释为“展现创业精神的工具”,而“创业精神绝不局限于经济机构”,他认为,在一些现代大学和医院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精神的作用。


本刊上期寄语论及商学教育的嬗变与演进,展现出一条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变革性的创新主线。从葡萄牙商业学校的诞生,到巴黎高等商业学校,再到沃顿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的创办,办学者不仅造就出新颖的教育方式,还要回应各种质疑,克服重重阻力,通过不断的调整与改进找到一条达成目标的路径。在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商科的百年历程中,人们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创新的主线:先是在资金匮乏、空间局促的条件下在大学部内设置文、理、商三科,校史资料记载当时“学生寄宿、自修都在大学教室,这时学生与教员都本着创造的精神,努力向教育奋斗”;在商学教育初具规模后,又提出商科论文须择中国问题的研究导向;再到改革开放后以南开—约克模式国际合作MBA和首批试办国内MBA项目……这条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渗透着探索者的胆识、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虽然创新活动在时间、形式和内容上有着种种不确定性,教育创新又包括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变革等多种途径,人们难以对这些变化多端的创新活动的重点、难点和成功条件进行预测,但从商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不断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仍可梳理出商学教育可能的创新方向。


商学教育第一个可能的创新方向,是突破职业教育的局限,赋予商学教育一定的广域性特征。早期的商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商业从业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随着工商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有关“知识、自我了解、智慧和领导的根本”和“创新与创业精神”的管理知识,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些被德鲁克称为“人文艺术”的知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教育创新,让更多学生接受一些商学教育,加深他们对市场环境和管理活动的理解,促使他们把管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第二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如何使商学教育具有更显著的长期性特征。许多人的成长经历表明,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所掌握的知识一旦老化或被忘记,就很难理解持续变化中的外部世界,就可能会犯各种认知错误。但是现在学生们主要是通过课程接受商学教育,即使课程形式生动活泼,大部分知识也会以被动记忆的方式储存起来。随着职业生涯的变化,人们既需要适时地补充新知识,也需要激活那些仍有意义的旧知识。这种刷新和更新商学知识的持续、个性化的要求,将可能引发商学教育的一系列变革。


第三,商学教育的灵活性将日渐突出。实际上,灵活性,即以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在更大的范围内响应外部变化,几乎是所有人工系统演化的共同方向。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内容趋向多样化,教育系统要因应这些变化,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灵活性。比如设法把人们的零碎时间转化为学习时间,或者使人们在工作中便捷地补充知识,都可能成为教育创新的课题。对于商学教育而言,对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分解,使之成为具有可连接性的碎片化知识,或许是这个方向上的一种有益探索。


第四,积极探索综合性的商学教育方式,促成不同分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专业化的认识方式使人类探索自然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使得人们习惯于撇开广泛的联系对一些事物进行片面的考察。在工商管理领域,管理者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各细分专业独立发展,彼此不相交流,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虽然这种现象已为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诟病多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五,是如何不断加强商学教育的实践性,即使得学习者把所学知识与管理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商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实践教学就是办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但至今教学偏离实践依然作为商学教育中的痼疾而存在。一方面,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多学科领域,其他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会不断地进入其中,这些理论内容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跨越学科差别与知行差别的双重隔阂。另一方面,实践智慧作为商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不仅需要请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走进教室,还需要将他们的经验升华成为理论,并与其他理论学说相互融贯。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促成商学教育实践性的障碍,都要靠知识创新中加大实践转型的力度才可能克服。


创新源自创意,创意又是各种想法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不断连接、整合与精炼而成的。研究创新的学者将这种能够让各种想法流动而又不至于消失、让这些想法被分享与发展的社会网络称为“液态网络”。如今,商学教育机构之间及与其他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之间,通过各种交流已经形成了发达的“液态合作网络”,在其中孕育并扩散着内容各异的创意,只要大家积极探索、公开交流、共振共创、共荣共享,这些商学教育创新的细小露珠就可能汇集成为智慧之泉,从而滋润出商学教育明天的园地。


原文刊发于《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