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佳琪)2024年12月23日下午,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2024-2025秋季学期《数字人文》课程汇报顺利举行。该课程由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信息资源管理系青年教师曾静怡负责,课程汇报邀请到了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张昊苏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档案系青年教师李星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3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黎安润泽进行点评。
本课程作为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技术、分析工具、场景应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可用性评价,并结合对来自国内外的多个数字人文设计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课程设计实践,让学生自主完成数字人文项目设计,在拓展研究思维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2024-2025秋季学期共有6组同学带来汇报,同学们立足于家乡文化、经典名著、名人故事、戏曲文化等多种角度,利用文本、图片、视频、语言等资源,通过本体构建、知识图谱、空间叙事等数字人文方式方法进行了精彩丰富的项目汇报,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开放思维以及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积极性。
“不识鲁膳真面目”项目小组关注山东菜系文化,收集了山东菜系的名称、历史发展、制作方式等文字和图片资料,构建了可交互的网站模型,包含介绍鲁菜菜品、发源地地图呈现与城市美食小路的设计等,让用户能够亲身体验鲁菜的发源与制作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菜的文化内涵和烹饪技艺,以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使鲁菜文化更加生动。
“山海寻迹,万象绘真”项目小组将数字技术与古籍结合,使用地图叙事工具构建了山海经世界地图,重塑山海经的山川地貌与神话生物,以求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山海经》的文化内涵,促进《山海经》文化的传播。
“云游澳门”项目小组把握“澳门回归2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基于知识图谱和地图可视化技术,展示澳门的历史发展、文化建筑以及人文社会的脉络和活力。
“蜀音——四川方言文化数字地图项目”小组关注四川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建立一个四川话语料库,在对四川各地不同方言特色展示的同时结合各地特色资源,展示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柔蚕老去应无憾——南开岁月里叶嘉莹先生的文化情长”项目小组在“融合、建构与服务”的理论指导下,采用数字人文领域的相关方法体系,从时间、空间、社会网络等角度对叶嘉莹先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叙事化处理,尤其关注其生平事迹、人物关系、学术成果等,构建相应本体模型,生成知识图谱,搭建网络空间,实现记忆资源的可视化服务。
“寻声非遗,探秘评剧”项目小组基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的政策背景,以京津冀地区的评剧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评剧发展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逻辑,为评剧类非遗构建领域本体,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评剧非遗资源进行细粒化和数据化开发,并构建问答系统、小程序前端展示,以求能够深入评剧的知识发现,也拓展评剧文化的广泛传播。
汇报结束,三位点评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成果进行了细致而专业的评价,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操作能力,也赞赏了项目的完整性和原创性;同时也在数据来源的广泛性、权威性,知识发现的严谨性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建议,并鼓励大家继续积极探索。最后,任课老师曾静怡对课程进行了总结。
目前,数字人文作为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各个高校研究机构也在开展数字人文的本硕博教育。经过此次课程汇报,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字人文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也在实践中学习了数字人文相关技术操作,有助于同学们在合作中磨练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更有助于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未来更好地为文化传播做出贡献。